人體活動、運動皆需耗費較大的能量,但每每到了冬季,卻因為天冷,食欲也會變好,所以許多人才會在冬天裡不自覺地吃多發胖。榮新診所副院長何一成表示,其實可利用冬天高消耗代謝的原理減重,例如餐前吃水果可快速增加飽足感;餐前聞一下薄荷味,可減低食欲,就不會一下吃進那麼多東西。
目前分類:◢ 藍天新知 ◣ (17)
- Dec 17 Fri 2010 16:15
【轉貼】餐前吃水果,聞薄荷減食欲
- Dec 16 Thu 2010 15:33
【轉貼】從身體內部加溫~冬令進補停看聽
- Jul 19 Sat 2008 16:12
生物:睡得著,記的牢
最新的研究發現,睡眠剝奪容易形成原本不存在的記憶,但是喝咖啡卻可以減低睡眠剝奪對記憶力的影響。
心理學家很早就發現充足的睡眠會幫助學習新事物、增加記憶效果。許多研究也指出睡覺會幫助記憶的固化(memory consolidation):大腦會將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儲存在皮質的許多區域。另一方面,剝奪睡眠或睡眠不足則會影響學習與記憶的效果。
- Apr 18 Wed 2007 23:21
<NEW>或許我們該反省我們對天氣做了什麼事~
全球天氣都瘋了
全球各地天氣作怪,去年在本該白雪皚皚嚴冬,美國人卻過了個綠色耶誕節、今年4月間本該踏春撿彩蛋的復活節卻大雪紛飛。在歐洲,春暖花開的4月天變成炎炎夏日,歐洲多個國家上周末熱浪來襲,有些地區氣溫高達攝氏30度。
大陸 泥沙俱下 冰火共生 晨昏顛倒
- Nov 06 Mon 2006 23:18
化學:導電高分子材料研究獲諾貝爾獎肯定
[Oct 12, 2000]
三位科學家,美籍的Alan Heeger,Alan MacDiarmid,與日籍的白川英樹(Hideki Shirakawa),由於發現塑膠(又稱高分子聚合物)可被製成導體,在星期二共同榮獲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這三位科學家的發現亦促成軟片技術,顯示器與窗戶材質上的重大改善。此類導電高分子聚合物將來也有極大機會在電子產業上扮演重要角色。
- Sep 01 Fri 2006 22:19
天文:冥王星,下台一鞠躬
編輯 John C. H. Chen 報導
國際天文聯合會(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IAU)八月廿四日通過了行星的定義。根據這個定義,冥王星被排除在太陽系行星的行列中。
自從1930年發現冥王星以來,天文學家就一直對冥王星是不是應該算在太陽系行星的行列中傷透腦筋。主要的爭執點有兩個,第一是因為冥王星的體積太小,比起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要來的小。另一點是冥王星的軌道會與海王星相交,因此也被人認為這可能不是一顆行星。更麻煩的是在2003年所發現的UB313被確定是在冥王星之外,而且大小跟冥王星一樣大,甚至更大一些,因此激起了是否要把UB313認定為行星或者是要把冥王星拉下來的問題。
- Feb 03 Fri 2006 00:43
生物:基因小差異,耳垢大不同!?
日本科學家發現一個基因的點突變,就能決定您的耳垢是乾的還是濕的。而且耳垢可能還大有文章,牽涉到人種、體味和人類族群的大遷移。
耳垢分乾濕兩種類型。97%的非洲人與歐洲人有濕耳垢,東亞人多是乾燥型,南亞人與中亞人則乾濕各半。日本長崎大學的吉浦幸一郎等人比對64個有乾耳垢的日本人及54個有濕耳垢的日本人DNA後,找出位於第16號染色體上足以決定耳垢種類的基因ABCC11。
吉浦等人的研究顯示,ABCC11內的單一鹼基差異足以決定耳垢是乾是濕(538G → A)。ABCC11的功能似乎是輸出能夠分泌耳垢的物質,基因內的突變,會關閉此基因的功能,則耳朵就會分泌乾耳垢。他們對全世界33個種族的ABCC11中單鹼基多樣性進行了分析。發現濕耳垢基因型(GG或GA)在非洲和歐洲非常普遍,它很可能在五萬年前現代人離開非洲之前就存在了。
- Feb 03 Fri 2006 00:32
天文:重力透鏡為尋桃花源另闢蹊徑!
- Jan 28 Sat 2006 21:32
地球科學:地球歷史上的洋流反向
在55百萬年前,逐漸上揚的全球氣溫引發洋流反向循環,帶來劇烈的氣候變化,這個氣候異常被稱為PETM。科學家發現這次的洋流反向事件,大約醞釀了數千年,卻需要40萬年的時間,洋流才再逐漸反轉並恢復最初的狀態。
PETM(Paleocene-Eocene Thermal Maximum)是發生在55百萬年前劇烈的氣候變化事件,當時不僅地表平均氣溫、就連深層海水溫度也飆高6~8℃。不少科學家藉著研究PETM,希望能瞭解地球系統對於全球氣溫上升的回應。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海洋科學家Flavia Nunes與Richard Norris,在Nature期刊上提出他們研究PETM期間洋流變化的最新結果。
他們分析來自14個地點的海洋鑽探岩心的碳同位素記錄,來重建當時的洋流循環方向。在深層流動的海水,若與海水表面隔離越久,越能累積更多的碳-12;這是因為生活在海水中的生物,比如有孔蟲,生長時比較喜歡使用碳-12相對於碳-13,當其死亡後有些殘骸可以下沈到深層的海水中,因此若岩心中碳-12的比例較高,代表這個岩心在流動方向較後期的位置。科學家發現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在PETM初期都有反向流動的現象,這個狀態至少持續了40萬年之久,才逐漸恢復最初的狀態。
- Jan 01 Sun 2006 20:30
天文:來火星看極光
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科學家D. A. Brain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分析火星全球探勘者號(Mars Global Surveyor,MGS)過去六年的資料後指出,火星也有頻繁的極光現象,結果即將刊登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 Jan 01 Sun 2006 20:25
特別:Science評選二○○五年度十大最重要的科學成果
Science評選出2005年十大科學進展,演化研究名列首位。Science強調,達爾文提出演化論已快一個半世紀,但科學家還能揭示出生物演化新的細節,表明演化研究仍具有實際意義。
黑猩猩基因組圖譜於今年十月公布,人類基因組的單鹼基多樣圖譜(SNP)也隨後發表。這兩份圖譜的深入比較不僅會揭示人類演化的過程,也為愛滋病、心臟病等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材料,有望為未來的「個體化基因醫療」奠定基礎。
- Oct 22 Sat 2005 22:05
醫學:聽音樂有助於心臟的健康
過去研究顯示,音樂可以增加運動效力,改善一些神經性疾患如中風或巴金森氏症患者的行動能力,甚至可以增加乳牛的牛奶產量。而欣賞音樂除了可以調節壓力以外,特別是一些節奏比較溫和,傾向於”冥想”類型的音樂,對於心臟可能有所益處。
義大利的科學家 Luciano Bernardi 找了 24 個青年男女,其中受過至少七年的音樂訓練與不曾受過訓練的人各佔一半。實驗中隨機播放幾種不同類型的音樂,包括慢板(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快板(韋瓦地的 Presto)、拉加(raga, 印度的古典樂)、電子樂、Anton Webern 的十二音體系音樂以及 rap (the Red Hot Chilli Peppers)。受試者先聽一小段音樂兩分鐘,接著再聽四分鐘的音樂,其間再隨機各插入兩分鐘的安靜時段。
觀察受試者的心血管功能以及呼吸速率的變化後發現,無論是何種類型,節奏比較快的音樂會誘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與呼吸加速,反之節奏慢的音樂則有舒緩心血管及呼吸速率的效果,這種現象在受過音樂訓練的人身上更是明顯。作者表示,被動聽音樂時身體會因為拍子速度的比率而改變反應的生理狀態,緩慢的韻律與節奏可以誘發受測者進入平靜的狀態,一些比較舒緩節奏的音樂或許可以應用於心血管疾患與中風的病人身上。
- Oct 22 Sat 2005 22:05
醫學:聽音樂有助於心臟的健康
過去研究顯示,音樂可以增加運動效力,改善一些神經性疾患如中風或巴金森氏症患者的行動能力,甚至可以增加乳牛的牛奶產量。而欣賞音樂除了可以調節壓力以外,特別是一些節奏比較溫和,傾向於”冥想”類型的音樂,對於心臟可能有所益處。
義大利的科學家 Luciano Bernardi 找了 24 個青年男女,其中受過至少七年的音樂訓練與不曾受過訓練的人各佔一半。實驗中隨機播放幾種不同類型的音樂,包括慢板(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快板(韋瓦地的 Presto)、拉加(raga, 印度的古典樂)、電子樂、Anton Webern 的十二音體系音樂以及 rap (the Red Hot Chilli Peppers)。受試者先聽一小段音樂兩分鐘,接著再聽四分鐘的音樂,其間再隨機各插入兩分鐘的安靜時段。
觀察受試者的心血管功能以及呼吸速率的變化後發現,無論是何種類型,節奏比較快的音樂會誘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與呼吸加速,反之節奏慢的音樂則有舒緩心血管及呼吸速率的效果,這種現象在受過音樂訓練的人身上更是明顯。作者表示,被動聽音樂時身體會因為拍子速度的比率而改變反應的生理狀態,緩慢的韻律與節奏可以誘發受測者進入平靜的狀態,一些比較舒緩節奏的音樂或許可以應用於心血管疾患與中風的病人身上。
- Oct 21 Fri 2005 23:38
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之禽流感--問與答
Q:什麼是禽流感?
就如同人類一般,鳥類也會受到流感病毒感染,在已知的15種禽流感病毒中,又以H5型與H7型最具傳染性,也較為致命。目前引起高度警戒則是致命性的H5N1型病毒,遷徙性水鳥特別是野鴨,都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雖然曾經在巴基斯坦的家禽上檢測出H7型與H9型禽流感病毒,不過至今未有案例顯示這些病毒會傳染給人類。
Q:是否可以阻止禽流感跨國間的散佈呢?
- Oct 21 Fri 2005 23:31
物理:金屬超流體-液態氫
當氫在數百萬大氣壓的環境下,也就是接近木星內部的壓力時,會變成液態金屬。這時在比絕對零度略高幾度的情形下,金屬氫會變成超導體。所以金屬氫裡面的電子會形成Cooper pair。而金屬氫裡面的質子也會以類似的機制進行結合。更令人驚奇的是這時的電子與質子會相互結合而形成不帶任何磨擦力的超流體。
- Oct 07 Fri 2005 23:05
2005諾貝爾醫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