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編輯 John C. H. Chen 報導

國際天文聯合會(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IAU)八月廿四日通過了行星的定義。根據這個定義,冥王星被排除在太陽系行星的行列中

自從1930年發現冥王星以來,天文學家就一直對冥王星是不是應該算在太陽系行星的行列中傷透腦筋。主要的爭執點有兩個,第一是因為冥王星的體積太小,比起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要來的小。另一點是冥王星的軌道會與海王星相交,因此也被人認為這可能不是一顆行星。更麻煩的是在2003年所發現的UB313被確定是在冥王星之外,而且大小跟冥王星一樣大,甚至更大一些,因此激起了是否要把UB313認定為行星或者是要把冥王星拉下來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國際天文聯合會今年的年會就特別針對這個問題加以討論。在八月十六日的決議初稿中,天文學家認為應該依舊維持冥王星的地位,然後再加三個行星,所以總共會變成太陽系十二大行星。

不過到了八月廿四日的正式決議,前一個決議初稿就被翻盤了。不但沒有新朋友加入,反而順便把冥王星拖下水,一起從太陽系行星的行列下台一鞠躬。

決議的關鍵在於行星的定義問題。他們在決議案的5A(RESOLUTION 5A)通過了行星的定義如下(暫譯):

1. 行星(planet)是指一個天體(a)繞太陽運行(b)擁有足夠的質量以產生足夠的重力可以克服各種剛性力已達到流體力學平衡的形狀(接近圓形)(c)跟鄰近行星的軌道不相交。

2. 矮行星(dwarf planet)是指一個天體(a)繞太陽運行(b)擁有足夠的質量以產生足夠的重力可以克服各種剛性力已達到流體力學平衡的形狀(接近圓形)(c)與鄰近天體的運行軌道相交(d)不是衛星。

3. 其他運行太陽的天體統稱為"Small Solar System Bodies"。

決議案6A就正式將冥王星定義在矮行星的類別裡。

通過了行星的定義,科學家終於有了一個可以通行的準則,可以明確的判定一個星體是否為行星。這個定義不只適用於太陽系,也適用於其他的恆星系統,對於目前相當熱門的尋找外太陽系行星來說是個很重要的步驟。

對天文學家而言,鼓起勇氣把冥王星從九大行星除名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不過對現代人來說,九大行星叫習慣了,要從新學習改叫八大行星可能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轉貼:科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河豚 swellfi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